大罷免,對我來說,是 終結統獨內耗,走向移民國家。
台灣面對的問題之中,,沒有比統獨內耗跟人口老化(引進移民)更根本。某些人可能會說特定民生問題才重要,但前兩者是<長期>政策,屬於framework,足以影響民生問題該怎麼做才對 (此外, 長期的全域最佳化, 優於短期的局部最佳化的拼湊)。以下舉例說明:
人口變遷:
2050年,台灣每三人有一人將超過65歲 (38%,這個數字通常只會上修),交通規劃的紅綠燈秒數,甚至是否還堅持目前十字路口人行道退縮等,都不得不考慮眾多的高齡者。而如果引進移民,居住正義怎麼做一定和 拒絕移民/人口老化 不同。
統獨內耗:
某些人 (如傅大為教授) 以為,台灣可以在美中戰略競爭下,走一條中立的道路。然而,美國自2016年起,逐漸增加對中國的科技封鎖 (特別是半導體)。如果台灣沒有明確地站隊美方,會被視為風險因素,而逐漸地被脫鉤,甚至開始進入技術管制名單。
美國統治菁英把戰略考量放在最優先,甚至不惜犧牲自己企業在華巨大利益。他們不會容許一個態度曖昧、不可靠的台灣掌控全球晶片製造。台灣在今年晶片管制分級中,被列入不受限的最高等級,這是要取得美方信任 (不會私下與中國合作) 才有可能。台灣如果過於親中而進入美國技術管制名單,不只台積電,所有科技業都會連根拔起地外移。
統派早已沒有任何可信的長期政策:要等中國民主化時統一,跟期待救世主降臨一樣,只是許願而已!
台、韓、日 學運活躍和民主化運動時期,年齡中位數是 22~25歲,社會有大量年輕人願意接受改變。中國去年年齡中位數已是40.2歲,2050年預估超過52歲, 2080年預估超過62歲,不想或無法承受改變的大量中老年人會偏向維護舊體制、保退休金。中國要走向民主化,恐怕只有靠不懷念舊體制的移民。然而,如果兩岸都是要走向移民國家,何必搞這個徒勞無益的中華民族統一 ? 這種種矛盾,統派一直無法說明。
終結統獨內耗的含意是:不再有馬英九、傅崐萁等在中國唱和中華民族統一的論調,傷害台灣在民主陣營的信譽。不再有政客指控:高中課本沒有顧炎武的文章是推動去中國化,煽動偏狹的單一文化主義。台灣的未來,一定是多族裔、包括式的移民國家。沒有任何族裔有權宣稱優越性。
終結統獨內耗,才能面對未來,走向移民國家。
The original was posted on /r/Taiwanese by /u/Spiritual_Bat6625 at 2025-06-30 17:50:26+00:00.
CKInfinity
現在還在選藍白的人其實跟很多思想跟這個subreddit裡差太多,雙方都不了解對方。我看綠的都是覺得沒辦法只能想辦法依賴美國,不要被中共入侵,藍白主要是覺得在台灣被中共入侵之前綠黨就要先把國家賣給美國了。
其實雙方都有道理,而我是站在覺得台灣需要在中立立場能站多久就多久,並且不能把國家賣給任何一方。從美國政治走向跟歷史上來看,過於依賴美國只會讓自己國家跨得更快,到時候中共真的來的時候他們也會直接拍拍屁股走人。我不喜歡民進黨的地方就在於他們的依賴性,但是國民黨也是有夠爛,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內鬥不做事。
在大罷免上我算是反對的。我的確不喜歡藍黨在做的事,但是上次綠黨一言堂的時侯也是爛事一堆,我還是寧願要有牽制性的政府,而不是模仿現在美國的自我毀滅。
Parking_Food_1625
推